
咨詢熱線
18047279499
9月3日早上7時我局26名黨員伴著初升的朝陽,在激動而愉悅的心情下,精神抖擻的我們踏上了征途。導游說,從永州到貴州到至少要坐7個多小時的車,路途較遠,要我們做好準備,尤其是我們中有7名老黨員,他們都已到70歲高齡,但大家都抱著必勝的決心,不能被這區區7個多小時的車程嚇倒,常言說得好苦不苦、想想紅軍二萬五,我們這點距離又算得了什么呢?一路上我們歡歌笑語,談古論今,而我呢只想早點到達目的地。到下午2點多鐘時,導游說因為有老的同志坐車辛苦,先到凱里的“西江千戶苗寨”參觀,明天再到遵義。
4日我們早早起來,7點半準時出發,先到息烽集中營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。我對這個“人間地獄”有了很深的感受——在導游的引領和解說下,我們參觀了陳列室和集中營,大家都專心地聽著,仔細的看著,仿佛看到了曾經的悲慘。愛國將領楊虎成將軍、革命英烈許曉軒、羅世文、張露萍等人的感人事跡,特別是英烈許曉軒的兒子“小蘿頭”9歲就為中國人民的解放的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,是我國年輕的烈士。加上導游繪聲繪色的解說,使我的淚水模糊了雙眼,鼻子酸溜溜的。
下午3點我們終于來到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歷史名城——遵義,遵義有著悠久的歷史,在唐代即稱遵義縣,南宋時播州治所又遷于此地,并修筑城垣。在近代歷史上,它更由于“遵義會議”在這里召開,而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1935年1月,紅軍從江西撤退北上,到達遵義,1月15~17日,中共中央于長征途中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,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,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。遵義會議的重大決策,是在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中斷聯系的情況下,獨立自主地做出的。遵義會議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,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開始確立,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??墒沁@次貴州之行更讓我們遺憾的是因為遵義會議會址裝修,當年開會的二層小樓沒有開放。內蒙紅色黨性教育.
我們一行只好圍著遵義會議會址照相留影,大家看了好久都不愿離去。聽導游說會議舊址是在遵義老城子尹路(原名琵琶橋)東側,這個小院,原為黔軍25軍第二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,修建于30年代初。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前往紀念館參觀,在大量的文字、圖片、群雕、視頻還原的歷史真實面前,我們深為中國革命的艱辛歷程所感嘆,為黨獨立自主在不斷修正錯誤中成長壯大感到由衷的自豪。是啊,當年的紅軍從江西出發時的八萬多人已銳減到三萬人,如何擺脫蔣介石的圍追堵截,保護紅軍有生力量進而成功北上抗日,已成了決定黨和紅軍命運的大問題。在此危急關頭,中央召開遵義會議,結束了王明“左”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,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,中國革命出現了歷史性的轉折。在四渡赤水的影像播放中,所有人無不為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才能所折服!毛主席根據當時當地特點,與欲把紅軍斬草除根的蔣介石巧妙周旋,甩掉敵人成功突圍,掀開了中國革命史嶄新的一頁。
從紀念館出來我們還參觀了李德、博古、陳云等的故居,聽導游說,李德在被免除領導職務后,主動要求下連隊,親身體驗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路線。在后期張國燾企圖分裂紅軍要李德把隊伍帶走時,李德堅定地說,沒有毛澤東的命令,誰也不能帶走紅軍。由此可見,李德對毛澤東的領導深信不疑并且佩服之至。從紀念館出來有一條紅軍路,路上有一個《毛澤東遺物展》,陳列著毛澤東曾經過用過的衣物及日常生活用品、毛氏家譜及其毛家人參加革命的介紹。讓我們看到了人民領袖叱咤風云另一面的樸素和親和。隨后我們來到了紅軍山。當我們爬上260級石級大道時莊嚴肅穆的紅軍墓直奔眼底,使人對紅軍烈士的敬仰之情油然倍增,高聳入云的紀念碑,周圍還有一些紅軍的雕像。
通過這次紅色之旅,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,緬懷了革命先輩,再次點燃了愛國激情。在參觀過程中,從革命英烈的身上,我們終于感受到了什么是“真情”——是他們把一片真情無私地奉獻給了偉大的祖國!是他們把一片真情無私地奉獻給了中國共產黨,是他們用一片真情書寫了壯麗的事業!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”。通過耳聞目睹,我們親身感受到革命老區日新月異的變化,深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給老區帶來的新面貌,更切身體會到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深刻內涵。
參觀雖然結束了,但我們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,繼承和發揚先輩們堅忍不拔、公而忘私、頑強拼搏、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,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,堅持以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為指導;不畏艱難,勇往直前;,積極探索,勇于創新,發揚優良傳統,愛崗敬業,人人爭做黨員。